《法理学》教材的体系变革与理想定位——以中西《法理学》教材的比较分析为基础
摘 要:就像中国社会科学一样,中国的“法理学”也具有典型的移植品格;尽管中国法理学具有自己的特殊性,但对于其教材的更新来说,英美法理学教材或读本构成了一个有用的参照标准。英美法理学教材的论题和内容都比较哲学化和理论化,跨学科的色彩非常明显,尤其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联系紧密;一般也都包含部门法哲学的内容;但并不追求逻辑性和体系上的一贯性。与之相比,目前我国《法理学》教材在知识传授、思维训练以及教学的可接受性等方面都面临着的困境,这一困难的根源在于我国《法理学》教材定位的不合理以及在知识体系上的陈旧与落后。《法理学》教材的定位应当是传授理论知识、启发理论思维和培养理论兴趣,而非再强调对部门法学不切实际的指导作用;淡化学科色彩,回归“法理”本身;弱化对体系性的追求,强化对法学之普遍问题和一般理论的哲理化研究。因此,编写一部带有中国问题意识的、理论化的、内容上有创新的、表述风格上有重大改观的法理学教科书是当务之急。
关键词:法哲学 法理 法理论
- 上一篇:“规范法理论与法理学教材体系”研讨会综述
- 下一篇:论《法学概论》课程的定位
相关文章
-
没有相关内容